1、立足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设计跨学科实验方案 面向农业领域对信息化技术迫切的教育需求,本实验融合计算机学科与农业工程学科,开发了一套面向农业物联网开发人才培养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,将整套物联网开发技术深度融入农业物联网虚拟场景,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解决农业问题。 2、构建了新型“虚实结合”的实验方法 本虚仿项目所提供的实验教学将虚拟场景与实际应用开发无缝融合,创新构建了“虚实结合”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开发实验模式。本实验项目中,物联网终端开发由虚拟设备替代、农业生产现场由虚拟场景替代,学生无需硬件、也无需去农业现场,即可完成终端开发及实景测试;物联网云与微信小程序开发,完全是真实开发模式。通过“虚实结合”的实验训练,学生可以掌握实际农业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。 3、创新构建趣味化的跨学科实验机制 本项目的虚拟场景实验中,设置了趣味性的综合测试环节: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农作物种植,开始测试后,虚拟场景会向云随机发送传感器数据;当学生发现数据超过该类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环境参数阈值后,必须在30秒内用微信端手动启动或者关闭虚拟农业设施,让农作物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,促进农作物生长;如果虚仿实验系统检测到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动作,则所种植作物不会长大。 这一综合测试,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虚拟Ardunio设备创建、物联网云操作、微信小程序开发,检查了学生是否具备构建一个物联网应用的综合能力。同时,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农业知识,正确判断该类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环境参数。而类似养成类游戏的测试规则,也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 4、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面向农业物联网开发的创新实践训练,存在其内在的难点:实验环境恶劣且有一定危险性、实验时间跨度大,而校内构建应用场景成本高。本项目构建的虚拟仿真实验,将农业物联网开发中硬件环节“物联网终端开发”转为用虚仿设备来加以替代、将真实农业场景用虚拟环境加以替代,突破了传统实验限于空间(农业现场)、时间(课堂)的困境,同时虚拟实验打造的农业物联网等场景,避免了校内构建实验场景的投入,可以让大规模学生群体体验到常见的智慧农业应用是如何开发的,有效扩展与延伸了传统教学。 |